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重大民生工程,事关中低收入百姓的民生福祉,近期,国家统计局阜阳调查队开展全市范围内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的走访调研,调查结果显示:阜阳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并超额完成下达任务,但仍然存在审批程序复杂、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亟需解决。一、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情况1、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近年来,阜阳市根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服务民生”的原则,大力推动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XX 年全市共新增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含货币化安置)44594 套,完成省政府年初下达目标任务的 105.5%,其中货币化安置占开工量的 55%;新增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含货币化安置)40426 套,完成省政府年初下达目标任务的 192.2%。2、足额筹集配套资金。在资金投入方面,我市共收到中央补助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 21434 万元,地方配套筹集资金 35377 万元。在中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方面,全市共发放租赁补贴 4913户,符合条件的公租房分配入住率 83%,棚改安置住房分配率84%。20XX 年,全市将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新开工 59228 套,基本建成 20915 套。一季度,全市棚改新开工住房 1.77 万余套,开工率达 30.02%。二、主要做法1、突出政府主导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了市棚户区改造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棚户区项目建设领导包干责任制,对任务进展、存在问题情况实行按月通报,及时通报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棚户区改造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深化调查摸底。广泛开展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现状调查,梳理核实项目资料,建立完善棚户区数据库,为棚户区改造实施提供准确的资料。三是科学编制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统筹部署。先后编制完成《阜阳市城市“十三五”住房保障规划》、《阜阳市城市棚户区改造 20XX20XX 年三年规划》、《阜阳市 20XX 年城区棚户区改造实施办法》等,同时组织编制20XX20XX 年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三年滚动计划,各县根据总体规划部署,进一步分解细化,制定具体方案,确保了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按计划、按步骤整体推动。2、积极创新棚户区改造保障方式。一是大力推行货币化安置。货币化安置对于加快推动棚改、更好满足群众居住需求及化解商品住房库存具有重要意义,全市 20XX 年货币化安置 24527 套,占全市开工量的 55%,调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