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12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平谷区)班级:姓名:分数: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1.下列三句话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有一个是标准的,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A]蒿(①hāo②ɡāo)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了。()[B]我们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象阿(①ē②ā)房宫的辉煌壮丽了。()[C]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地里,脚踩砾(①lè②lì)石。()2.下列三组词语中都有一个词语出现了错别字,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A]①尾稚②抱怨③保佑④远见卓识()[B]①下颌②舒适③日新月异④魏然屹立()[C]①淤泥②倒霉③残破不堪④谜惑不解()3.下列词语中和“摩肩接踵”的意思不一样的是()。(1分)①人山人海②水泄不通③地广人稀④熙熙攘攘4.“()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会变得苍白单调,()会变得残缺不全。”一句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是()。(2分)①即使……也……也②倘若……就……就③因为……所以……所以④既然……就……就5.下列词语中的“措”和“惊慌失措”的“措”意思不一样的是()。(1分)①惊惶失措②手足无措③不知所措④措施得力6.下列句子的判断错误的是()组。(1分)①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间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比喻)②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反问)③湖面上起伏着微微的涟漪,像小姑娘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拟人)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7.《黄河象》是一篇()。(1分)①记叙文②诗歌③游记④科学小品8.下列与《索桥的故事》无关的是()(1分)①李冰父子的故事②中国红军二、六团长征的故事③何公何母的故事④勇士丹科的故事9.以下不是写读书笔记常用方法的是()(1分)①摘要法②概括法③摘抄法④写读后感10.下列诗句没有错误的是()(2分)①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④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衰。11.教材中下列作品与作家不对应的是()。(1分)①《暴雨筛》落雪②《草原》老舍③《穷人》托尔斯泰④《前出塞》杜甫12.将成语、名言、古诗补充完整。(4分)(蛛)丝(马)迹(炙)手可(热)书山有路勤为径,。欲把西湖比西子,。13.请你写出下列数字的大写形式【2分】1034元14.不改变句子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2分)紧跟在后边的象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15.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8分)ɡǔɡézhìkǎotuǒyuányūníxǐzǎomòduāntǎntèbùān16.小明几乎没有朋友,因为大家觉得他很自私,从不关心、帮助别人,如果你用学过的一句名言劝劝他。(2分)你会用或者用二、阅读(共35分)(一)(11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我刚走了—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17.这篇短文选自课文。作者是。你还知道他的作品有、、。(5分)18.读这段话,作者所在的位置是。(2分)19.分水鱼嘴是指。(2分)20.“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中的“石头”为什么用引号引了起来,它的作用是(2分)(二)全球变暖对中国的影响(11分)①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在21世纪将继续明显变暖,其中中国北方冬天的变暖趋势最为明显。②与1961年到199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将升温1.3℃到2.1℃;2030年,年平均升温为1.5℃到2.8℃;到2050年,年平均升温将达到2.3℃到3.3℃。作为对比,过去100年中,中国的升温幅度仅为0.5℃到0.8℃。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到3%,到2050年可能增加5%到7%。北方降水天数增加,但受到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