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讲课稿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讲课的主题是有关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如何预防自我犯罪,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下面,我先说个案例。2002 年 6 月 16 日这一天,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令人刻骨铭心。这天凌晨 2 点 40 分左右,位于北京海淀区一招牌为“蓝极速网络”的网吧突然起火。顿时,烈焰腾腾、势不可挡,大火引起电器设备和显示器屏幕玻壳爆炸。由于网吧只有一个门,着火时还锁着,窗户也都被铁护栏封住,网吧里的人无路逃生。后经市民帮助撬开个别护栏和及时赶到的消防队采取紧急措施后,部分被火围困的网民这才从窗户跳出或被救出。这场火当场烧死 20 人,17 名伤者送医院抢救,后来受伤者中又有 5 人死亡。后经查明,纵火者是几名只有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因和网吧服务员发生纠纷后起意报复,故意纵火将网吧点燃。北京市检察院对此案提起公诉,认为这几名中学生刘某、宋某、张某,其行为已构成放火罪,因三人在犯罪时均未成年,依法对他们从轻处罚,判处刘某、宋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张某有期徒刑 12 年,参与纵火的还有一位因不满 14 岁,未追究刑事责任,被北京市公安局收容教养。人们之所以对此案无比震惊,不仅是因为这场火灾造成的伤亡多,更主要的是对几名十三四岁的中学生的罪行竟如此恶性,如此危害社会和他人而触目惊心。实际上,问题的严重性远不止于此,类似“蓝极速”纵火案这样的青少年犯罪并非独一无二,校园暴力和某些学生的出轨行为成为了困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问题。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青少年犯罪出现高峰后,至今仍居高不下。面对这一严峻问题,人们不能不为社会稳定担忧,为未来的发展担忧,为青少年的命运担忧。有专家警示: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影响中国治安格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破坏性因素,而且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显现出新的特征。特征之一——低龄化。2001 年,江苏省一个小镇,一度发生多起盗窃案件,到 2002 年底,失窃案件多达几十起,面对如此疯狂的连续作案,警方感到莫名的压力。2002 年元旦前后,警方悉数将作案的 26 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自 2001 年 3 月至 12 月间作案 30 余起,案值人民币 10 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 11 岁,甚至还有女性。警方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