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顶碗少年》课件素材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顶碗少年》课件 1、理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透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内心的活动,感知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学习链接语了解学习内容 1、今日我们学习第四课:顶碗少年。 2、这是我国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打开书、仔细读读课文前面的链接语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3、指名说。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读词。 异国、沉着、抚摸、肩胛、愧疚、附和、露天、结实 2、自读课文,完成第一个问题,看到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3、哪几个自然段写少年表演的过程?(3~7) 4、默读这几个自然段,边读边圈画批注,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三、合作探究 1、学生汇报沟通。 2、在学生沟通中,引导归纳。 如:你谈的很好,这部分是抓住少年(神态)(动作)描写,来突出表演的难度大、惊险。 如:这部分是抓住(观众的反应)来突出表演,精彩、紧张、惊心动魄。 3、引导:刚才同学们谈到的内容,是抓住少年,动作、神态及观众的反应来写表演的惊心动魄。 4、再来浏览一下课文,还抓住什么反应表演惊心动魄? 头顶那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找找句子,有何感受? 四、提升写法 1、结合板书归纳。 同学们,直接写少年的表演(正面描写)突出就行了,有必要写观众的反应和碗吗? 板书:(侧面描写) (观众反应烘托表演,碗牵动着观众的心,是大家关注的目标,同样起到烘托作用) 是呀,不可小视,这种多角度交差写法,更能突出表演惊心动魄,更吸引人,使我们心中有如身临其境,感受。) 2、作为一个少年,与我们年纪相仿,面对一次次表演失败,内心一定有许多想法,写到了吗? (1)写到了,从哪儿知道的?(动作、神态)) (2)没想到,只写到什么?透过少年的动作、神态,我们能感受到少年内心活动吗?) 3、指名说。 台上并没有慌乱,此时少年想_________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心里想______________ 听了老人的话,少年镇静下来,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少年那么丰富的内心活动,可是为什么不写呢?(你无法了解别人的内心活动的写作要真实。) 5、你猜想老人说了一句什么? 6、小结:是呀,在失败面前不放弃,少年沉着、拼搏使他成功,获得全场的掌声,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