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汉乐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分析归纳,掌握几个常用古今字、偏义复词,以及“相”、“迎”(“谢”“见”)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学习重点:1、掌握几个常用古今词、偏义复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掌握重要。学习难点:1、掌握几个常用古今词的意义和用法。 知识链接 一、文体及作家作品1、文体知识——乐府诗乐府:原指西汉武帝刘彻始设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乐府诗:中国古代官署(乐府)中配乐演唱的诗歌。汉乐府: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的乐府诗歌,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语言流畅,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以民歌俗曲为主体的乐府诗,形式上有鲜明的特点:(1)从结构体制看,有专用的诗题,常见的有“歌”“行”“吟”“曲”等,如《陇头歌》、《蒿里行》、《白头吟》、《西洲曲》,后人称为“乐府歌行体”。(2)从语言句世看,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词多口语化,通俗生动。南朝乐府且多用谐音双关的隐语,如“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莲”谐“怜”,显示民歌的特色。(3)从音韵节奏看,押韵比较自由多样,五言多隔句韵,七言多连句韵,四言的《观沧海》四句才押一韵。更不讲究平仄、对仗,纯粹是一种朴素、自然是节奏美。(4)从表现方法看,除一般的比兴手法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用对话和细节来刻划人物,如《陌上桑》、《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 2、作家 徐陵(公元 507 一 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少好学,八岁即能文,博涉经1史,纵横有口辩。梁时,官东宫学士,并两次出使北朝。入陈,历仕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等,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其诗赋皆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官体诗代表作家,时人称为“徐庾体”。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现存我国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徐孝穆集》。 《玉台新咏》南朝,陈徐陵编选。十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所收诗歌上自汉魏,下迄梁代,共七百九十六篇,其中为《文选》所收者六十九篇。选诗范围较狭窄,多叙男女闺情,但也不乏杰作,如具有反封建礼教的积极主题和高度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