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口语交际的基石袁州区温汤中学 钟树才 【关键词】 倾听 口语交际 【内容提要】 《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文积累,发展语感”,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既是听的态度,又有听的方法,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还要求教师努力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和方法,因为,倾听是口语交际的基石。【正文】据专家统计,在人类的各种交际中,一般人花在听、说、读、写的时间比例大约为:听占42%,说占 32%,读占 15%,写占 11%,听说是吸收,说写是表达,期间构成了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储存—提供—表达”的心理过程,而在听读活动中,“听”能保持记忆的内容比“读”远远超出一倍。然而,在课堂教学抑或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孩子们争先恐后,急于表达。当老师叫别的同学发言时,他往往长叹一声,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或东张西望,或急不可耐,未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频繁的举手甚至站起来,一片热闹情景。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同学不多。这样缺乏倾听的教学应该是一个败笔。因为,只有一个会听话的人才能在瞬间捕捉、筛选信息,并随即展开联想,、想象,形成个人评价。因此,倾听是口语交际的基石.,学会倾听,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石。也许有人会认为:健康人都有听力,听是一件最简答的事。但能听不一定会听,常常听而不专,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所讲内容置若罔闻;常常听而不记,不用笔也不用心,任你磨破嘴皮也不知所云;常常听而不思,不能边听边想,更不能有创意的表达自己听后的感受。这样的课堂,教师白费口舌,学生不知所以。其实“倾听”有他特有的目标。学会“倾听”,首先要注意仪态:眼睛要看着对方,体现对说话人的尊重,不然说话人会认为你心不在焉,不要一听到相佐的意见就脸红脖子粗,粗暴打断对方陈述:也不要认为领会了对方的意思而显得不耐烦等等。学会倾听,还要注意理解,分析对方的话,正确理解对方所 要表达的意思,并把他们记住,以便应答。 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呢 一、创设氛围,培养兴趣,让学生愿听有科学家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听”开始。要让学生愿听,就必须为学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