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加强政风建设有硬杠杠,好! 国务院 23 日召开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今年要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其中“加强政风建设”工作,引人关注。 这次会议对加强政风建设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如对会议和文件规定:“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国务院领导原则上不参加部门的会议。从严控制以国务院名义及各部门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严格控制庆典、论坛等活动。国务院及各部门领导同志,原则上不参加企业和社会上举办的庆典、论坛活动,不为这类活动题词,不发贺信、贺电。” 再如对“三公“问题规定:“继续对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实行量化指标控制。中央部门公用经费统一压缩5%,出国出境、车辆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经费都要有所减少。鼓励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加快推进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制度改革,中央机关要抓紧研究改革方案,争取尽早推出。” 以上这些规定,可谓是“硬杠杠”。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就是要有这些“硬杠杠”,否则,就会流于口号与形式,见不到一点实效。 政风建设,事关领导机关的工作效率、事关领导机关形象。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对政风建设高度重视,抓得很紧,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一些领导机关也存在着时紧时松、管理不严等现象,以至造成了已经明文禁止的又重新搞起、一些打“擦边球”的行为又泛滥起来。对此,广大群众很有意见,在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切实搞好政风建设,贵在有严格制度和制度执行力及约束力。比如搞庆典、论坛等活动,过去也曾有过相关规定,但由于执行不力,在一些地方又泛滥起来。有的地方为了搞庆典,又是请上级领导机关发贺信贺电,又是托朋友、找门子请领导题词,闹得不亦乐乎,既花费不少钱财,还搞得人困马乏。再如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因公出国出境经费,更是大手大脚,巧出名目,浪费极大。虽有相关规定,但有些人在“公”字的掩护下,不以为然,我行我素,越搞越花哨。凡此都说明,没有严格制度不行,有了制度不严格执行、没有约束力更不行。 一些机关之所以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除了纪律方面的问题外,最主要的是思想上存在着误区。在有些人看来,现在钱多了搞点也无妨。还有一些人存在着讲排场、显气派的思想,以为这样搞才“好看”。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现在的国力是大大增强了,但再增强也不能大手大脚搞浪费,何况花的钱都是纳税人的钱。至于讲排场、显气派,那更是一厢情愿,没看见广大群众对此是多么的反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