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伟大复兴续写新篇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六周年 9 月 3 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6 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华民族永远铭记、时刻警醒的纪念日,也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纪念日。 66 年前,中国人民历经 6 年局部抗战、8 年全面抗战,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支援下,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胜利。这场以巨大民族牺牲换来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遗产。如何从这份凝重的历史遗产中获得开创未来的启迪,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吸取民族复兴的力量,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重大课题。 抗战初期,朱自清先生《这一天》中曾激情洋溢地写道:“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从1840 年开始到抗日战争,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不停割地赔款,换来的却是侵略者更加疯狂的掠夺。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 年“七七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生死存亡的考验使中国人民极大地觉醒,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战争是实力的较量,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这种综合国力,不仅表现在飞机大炮上,同样也表现在民族精神、国民素质上。全面抗战的爆发前夕,中日双方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的对比,日本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远远超过了甲午战争时期的对华优势。国际社会在战前根据两国军力、国力对比计算,都认为一旦两国开战,日军只要动用15 个步兵师团就能在短期迅速彻底击败中国,最乐观的估计是德国军事专家的计算,认为如果中日开战,日军动用 15 个步兵师团进攻,中国最多可以坚持 6 个月。 另一方面,自近代以来国民的一盘散沙局面,也不会在瞬间扭转。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的,中国比日本弱,不仅表现在军事上,更重要的是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只有普遍深入的政治动员,才能克服这一弱点。他说:“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可以说,过去的一盘散沙到齐心协力,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