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李白诗四首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高中《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李白诗四首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高中《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语文学案_第1页
1/11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李白诗四首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高中《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语文学案_第2页
2/11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李白诗四首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高中《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语文学案_第3页
3/11
第 2 课 李白诗四首学习目标 1.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慢性格。2.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3.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上李邕李 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诗意解读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李邕在开元七年至九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 ,使李邕不悦。史称李邕“颇自矜”,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诗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应。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为世人所理解,被人当作“大言”来耻笑。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名句识记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考点演示 诗中“大鹏”这个意象如何理解?答案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一、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生于中亚碎叶城,后随家人迁居绵州彰明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青年时期出蜀漫游,天宝元年(742)奉诏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此后漫游于梁宋、齐鲁、吴越等地,安史之乱起入永王李璘幕,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王室争权过程中永王被杀,李白被株连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行至白帝城遇赦返,流寓南方。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李白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的壮丽山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二、写作背景《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李白诗四首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高中《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