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水浒传》李逵负荆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水浒传》李逵负荆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_第1页
1/11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水浒传》李逵负荆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_第2页
2/11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水浒传》李逵负荆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_第3页
3/11
第 2 课 《水浒传》李逵负荆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及《水浒传》中的名言警句。2.读: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3.练:通过文中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点。4.写: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一个人物。一、诵记名言警句《水浒传》中的名言警句1.有眼不识泰山。2.胜败乃兵家常事。3.却之不恭,受之太过。4.福无双至,祸不单行。5.乐极生悲,否极泰来。6.灯蛾扑火,惹焰烧身。7.送君千里,终须一别。8.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9.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1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11.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12.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原籍苏州,后迁居兴化,曾一度居住淮安。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登进士,后曾在钱塘(今杭州)当过两年官。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弃官归里,从事著述。传说他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起义队伍。《水浒传》的故事早就在民间传诵。史籍曾载宋江等 36 人造反的事迹,而后水浒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宋末元初,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话本、戏剧相继问世,最后由施耐庵等在前人话本的基础上创作出了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2.相关链接《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杰出小说。它是我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富有典型性的艺术概括,通过描写梁山起义军的成长、发展和失败的过程,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真实。全书的精华所在,是从“官逼民反”揭示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显示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本质及其发展,赞颂了梁山英雄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自豪感。全书也表现了农民起义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本课节选自第七十三回,上回“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写的是宋江到东京观灯,李逵、燕青等随行。李师师是东京名妓,暗与皇上有往来。宋江到东京后,先后两次到李师师家,想通过李师师直接面见宋徽宗,请求招安。李逵不知内情,以为宋江无非是贪恋女色,寻花问柳,于是怒火中烧。正当皇上与李师师私下相会,宋江等暗地商量趁此机会促使皇上招安时,李逵在门外闹将起来。他怒打杨太尉,火烧李师师家,大闹东京,使得宋江一干人等无功而返,慌忙杀出东京城。宋江等杀出东京城,却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水浒传》李逵负荆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