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记从历史发展的长河看,他是承前启后的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接过周敦颐、程颐、程颢等儒学大家的接力棒,开拓了理学的新天地。他发端于孔孟学说,但是并不拘泥于简单的仁爱道义说,从格物致知出发,他描绘了一种始终存在的“天理”,人只有遵循这种“天理”,才能达到真、善、美。破坏真、善、美的,就是“人欲”。他把二程的理学推向了一个最高峰。(选自散文吧网)美字体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赏美文五夫:朱熹故里贤人荟萃胡增官再次走进五夫镇这片僻处武夷山东隅的古老土地时,已是 21 世纪阳光照临的灿烂日子。历史在这里凝结了一段相当漫长、厚重而辉煌的记忆,时空留下了诸多素富文化遗产价值的遗址、遗迹与独具武夷乡间特色的民居建筑,以至我每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都汹涌着景仰与神圣的情感。“群英荟萃”之邦 “邹鲁渊源”之地五夫镇,原名五夫里,距武夷山市区 51 公里。它始于晋代中期,原隶属建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划归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管辖,迄今已历时 1700 余年。“五夫里历代名人辈出,早在晋代就有一蒋姓官居五大夫,到中唐,五夫人池繁禧任江州刺史;后唐,金吾上将军刘翔看中这块地方,携家眷迁居于此。”有武夷山市“活历史”之称的市志办退休老编辑方留章兴致勃勃地介绍道。宋代是五夫最为鼎盛时期,可谓“群英荟萃”,光照千秋,名人学者云集,工商仕农昌盛繁荣。宋抗金名将刘子羽、吴王介两兄弟在此降生,婉约派词宗柳永以及他家“柳氏三杰”在此诞生,一代大儒胡安国及其家族的胡氏五贤是五夫里人,理学大师、影响中国文化达七百余年的朱熹在此度过了四十个春秋……他们点缀着文化历史的天空,使五夫这处山高皇帝远的偏僻之所留名青史,遐迩闻名,自古被称为“邹鲁渊源”。1997 年 8 月 18 日,时任福建省副省长的王良考察五夫时说,朱熹是一位影响极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要尽快将现有资源开发出来,同时将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朱子文化旅游线路,形成与孔庙相媲美,北有曲阜、南有五夫,双峰鼎立的格局。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时令已夏暑,虽说热浪袭人,但坐落在群山环抱里的五夫十余平方公里的平川里的浓翠林木,1溪流潺潺,浓郁乡风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五夫翠屏山下、潭溪旁的一溜老房前首,坐落着一幢白墙青瓦、古拙雅致,具有浓郁闽北民居风格的新楼房,这是根据朱熹故居紫阳楼原样于 1999 年 9 月修复竣工的,总投资 70 多万元,占地面积 551 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