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有教无类名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释义: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运用:老师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就谈不上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就是要求老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的品质。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受到尊重,得到理解得到宽容,是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一些调查材料反映,尊重学生越来越成为好老师的重要标准。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一、字音辨识三仕(shì) 令尹(yǐn)愠色(yùn) 可以语上(yù)弑齐君(shì) 十乘(shènɡ)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终夜不寝(qǐn) 贫而无谄(chǎn)如切如磋(cuō) 如琢如磨(zhuó)学而不思则罔(wǎnɡ) 思而不学则殆(dài)二、通假字1.学而不思则罔 “罔”通“惘” , 迷惑 2.于吾言无所不说 “说”通“悦” , 喜欢 三、一词多义1.故2.诸3.类4.殆5.启6.其7.焉8.以四、词类活用1.曰:“礼后乎?” 名词作动词 , 处于……之后 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形容词作名词 , 傲慢之气 3.求也退,故进之 使动用法 , 使……进 4.由也兼人,故退之 使动用法 , 使……退 五、古今异义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 , 一般人。 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2.至于他邦古义: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六、特殊句式1.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2.始可与言《诗》已矣 省略句3.回也非助我者也 判断句4.其斯之谓与 宾语前置句5.起予者商也 判断句七、熟语积累1.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2.不愤不启:愤,郁结,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启,开导,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3.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4.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八、名句积累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5.知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