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5课 “三言”玉堂春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5课 “三言”玉堂春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_第1页
1/14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5课 “三言”玉堂春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_第2页
2/14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5课 “三言”玉堂春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_第3页
3/14
第 5 课 “三言”玉堂春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及“三言”中的名言警句。2.读:品读课文,鉴赏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及人物形象。3.练:学习本文的心理描写。4.写:写一段文字,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一、诵记名言警句“三言”中的名言警句1.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意谓后代自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做父母的不必为他们过分地操劳。《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至于生子生孙,就是下一辈子事,十分周全不得了。常言道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2.逆子顽妻,无药可治。意谓忤逆的儿子和顽蛮的妻子都是难以制服的。《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诉冤》中有“俗语道得好:‘逆子顽妻,无药可治。’遇着这般泼妇,难道终日厮闹不成?少不得闹过几次,奈何他不下”。3.只愁不养,不愁不长。意谓一旦有了孩子,不用为他的长大发愁。《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中有“常言道得好:只愁不养,不愁不长。不觉已到七八岁上”。4.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一方有情意,另一方却无反应。《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谁知朱重是个老实人,又且兰花龌龊丑陋,朱重也看不上眼。以此落花有意,流水无情。”5.风无常顺,兵无常胜。喻指人生遇事不可能一直顺利。《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长儿是个小厮家,眼孔浅,见了这钱,不觉贪心又起……谁知风无常顺,兵无常胜,这番采头又轮到再旺了。”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冯梦龙(1574—1646),明代戏曲家、通俗文学家。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又号墨憨斋主人。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他少有才气,和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为“吴下三冯”。他发愤著书,将主要精力贡献于搜集、整理通俗文学的事业上。在小说方面,他完成了《喻世明言》(旧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编选工作,还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了《新列国志》等;民歌方面,他搜集、整理过《挂枝儿》《山歌》两种民歌集;戏曲方面,他改定《精忠旗》《酒家佣》等曲本。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冯梦龙还是一位爱国者,在崇祯年间任寿宁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之因。清兵南下,他进行抗清宣传,刊行《中兴传略》诸书。清顺治三年(1646)春忧愤而死。在思想上,冯梦龙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他提出:“世俗但知理为情之荡,孰知情为理之维乎?”(《情史》卷一《总评》)强调真挚的情感,反对虚伪的礼教。在文学上,他重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5课 “三言”玉堂春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小说欣赏》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