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寄欧阳舍人书城 南曾 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赏析】 诗人在春末夏初、大雨之后,看到城南一幅特有景象:水塘由干枯变得丰满,由死寂变得活跃,河水涨满,活力四溢,平时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峰峦忽然错乱纷出,扑面而来,争高竞秀,生机蓬勃,而那些小草,更是不甘寂寞,挺身而出,抖擞振作,秀色警人,只有桃李之花经不住急雨的袭击,香消玉殒,狼藉满地,不免可惜。诗人想:自然是公平的 , 万物都有其各自的舞台 , 至于什么时候突显特出 , 什么时候销声匿迹 , 自有公理。横塘不会 一成不变 , 河水不会低沉依旧 , 山峦不能尽占青睐 , 桃李不能灼灼不谢 , 小草不会永远沉寂 。 诗人以富于哲理的胸怀表达了世界万物各自都有自己的兴衰。【思考】 这首小诗表面上在写雨后城南的景象,实则蕴含一定的哲理。这哲理是什么?【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作者卡片]见《道山亭记》一文此栏目。[写作背景]曾巩十分仰慕欧阳修的道德文章,曾把他与唐代的韩愈相提并论,从二十岁起就与欧阳修建立了亲密的过从关系。公元 1046 年(宋仁宗庆历六年)夏,曾巩写信请欧阳修为已故的祖父曾致尧作一篇墓碑铭。当年,欧阳修写好《尚书户部郎中赠右谏议大夫曾公神道碑铭》,曾巩即写此信致谢。这封信作于公元 1047 年(庆历七年),作者 29 岁。一、字音撰(zhuàn) 衋然(xì)追睎(xī) 滞拙(zhì)(zhuō)屯蹶(zhūn)(jué) 魁闳(kuí)(hónɡ)二、通假字① 则必铭而见之 见 , 同“现” , 显现 , 表彰 ② 至于通材达识 材 , 同“才” , 才学 ③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 畜 , 同“蓄” , 积蓄 , 富于 三、一词多义(1)务(2)一(3)见(4)得(5)严四、词类活用① 则必铭而见之 名词作动词 , 写铭文 ② 生者得致其严 形容词作动词 , 尊重 ③ 则足为后法 名词作动词 , 效仿 ④ 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名词作动词 , 写文章 ⑤ 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数词作形容词 , 相同、一样 ⑥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 使动用法 , 使……显 ⑦ 孰不欲宠荣其父祖 使动用法 , 使……宠荣 五、古今异义①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古义:建立功业。今义: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② 生者得致其严古义:尊敬。今义:严肃;严格;严密。③ 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古义:以及。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