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课 《子夜》——吴老太爷进城作品导读 《子夜》1933 年 1 月出版,它标志着茅盾创作的成熟,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小说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由振兴民族工业到最终破产的悲剧命运为轴心,以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冲突为焦点,展示了 1930 年 5 月到 7月的社会生活,通过这两个月的历史横断面充分表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地点是上海。从纵的方面看,是吴荪甫为发展民族工业而做的种种努力,写他如何苦心孤诣经营他的庞大企业,如何吞并小企业,如何用残酷的手段剥削工人,如何收买工贼、破坏罢工,最终却被外国资本支持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击败。从横的方面看,有内地乡镇土豪劣绅的没落,农民的暴动,工人的罢工,交际花的活动,青年男女的恋爱……作品牵涉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众多头绪。可以说,小说的构思是庞大的,它围绕中心事件,把复杂万端的人物、情节等浓缩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课文节选自小说第一章。吴老太爷一直住在故乡双桥镇,30 年前,他也曾经是新党。不幸的是,25 年前骑马跌伤了腿,后来又半身不遂,他就再没有迈出书斋半步。25 年来,除了《太上感应篇》,他就不曾看过任何报纸,不曾经历过书斋以外的人生。“父与子的冲突”在他与儿子吴荪甫之间发生了!十几年来,他一直拒绝与儿子和解。本文主要写吴老太爷来上海时的经历。思想守旧的吴老太爷与灯红酒绿的大上海格格不入。一到上海,他就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机械的噪音,耀眼的霓虹,薰人的香气,时髦的男女,都令他神经发疼。一进吴府大门,他就因脑溢血而一命呜呼。此后,吴府为吴老太爷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人们纷纷前去吊唁。小说中的各色人物得以集中露面,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课前自主学习一、给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魔窟(kū) 时髦(máo) 鼓槌(chuí)悚然(sǒn ɡ ) 嘴唇(chún) 作孽(niè)蓦地(mò) 头颅(lú)2.多音字柏 扎颈 刹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词语积累1.成语辨析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1)听到这个消息他脑中一片空白,内心如排山倒海一般不知该如何是好。(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互联网上的新旧交替总让人有些防不胜防,2018 年年初还是“直播答题”的天下,一夕之间就仿佛换了人间,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吸引了很多观众。(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