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自然,感受自然 ——《这个世界的音乐》〈学习目标〉1 认识到动物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同样存在着音乐。(知识)2 认识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性,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情感)3 鉴赏本文幽默优美的语言艺术。〈课时安排〉 1 课时(可根据“拓展”部分进行调整)导语: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人,是生物圈的后来者,既然人类存在着音乐,那么动物界是否也存在着音乐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一下《这个世界的音乐》(配乐)(简评:A 将人类的音乐和动物界的音乐进行比较,提出质疑,这也是本文的主要观点。 B 使学生有目的的去阅读文章。 C 把前面学过的有关音乐的知识联系起来。)一 关于作者(不需要详细介绍,但要指出他在《细胞生命的礼赞》中的主要观点:“人类要与其他生物通过交流与合作来达到生命的和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二 文本赏析1 第一部分(1—14 自然段) 说明动物界和人类一样,都存在着音乐。(详)问题设计① 这一部分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举例子、作比较)② 作者通过举例、比较,目的是什么?知识拓展① 请学生列举几个动物界中的“音乐天才”?(此任务提前布置,堂上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老师补充,资料如下)A 座头鲸——海洋世界的“杰出歌星”(·20 世纪 60 年代,嬉皮士歌手朱迪科林斯曾与座头鲸一起歌唱的《雨水之声》曾在排行榜上高居不下,“自然音乐”风靡一时。〈随堂播放此曲〉·座头鲸每年约有 6 个月都在唱歌,而且其歌声中敲击音与纯一正音的比例与西方交响乐中两者的比例非常相似。 ·座头鲸还会进行“艺术交流”,印度洋的座头鲸移居到澳大利亚的太平洋海域后,不出三年时间,澳洲“土著”就放弃了它们的传统曲目,转而演唱这些外来户带来的新曲。)1B 葵花鹦鹉——鸟类中的“小歌后”(它能把小树枝制成鼓棰,用来敲打空心木头,发出自己喉头无法发出的声音。)② 人类音乐与动物界音乐的渊源(学生展示研究成果,方式如上,老师补充)·生活在不同海区的座头鲸唱的歌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种鲸,但是由于生活地区的不同,发出的声音是有明显差异的,这和人类很相似。(可播放一些人类不同国度的不同音乐,体会一下各自的特点)·因纽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