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话说“首因效应”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

高中语文 话说“首因效应”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_第1页
1/2
高中语文 话说“首因效应”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_第2页
2/2
话说“首因效应” 最近在读一本叫做《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书,感觉很有收获。很多教育中的困惑,有时候居然是心理问题。比如说,我以前反复跟学生讲过“第一印象”的问题,原来用心理学上的术语,就叫“首因效应”。 书中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小弟要外出工作,哥哥教导说:“要好好干!学勤快些,特别是刚开始时,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即使以后有时偷懒,别人也会想:谁都有想休息的时候啊!最初就给别人一个懒惰的印象,即使以后变得勤快了,人家也会撇着嘴不屑一顾地说:懒虫一个!还装什么装!”这是一个职场心理,所幸的是,我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没有犯此类错误。 从教以后,特别是当了班主任,我已经习惯于将任何原理或者事物跟教育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心理原理用到教育学上,就是强调要给老师留下好的最初印象。人与人刚开始接触,每个人都怀着试探的心理,每个人给对方都是满分,但是在慢慢的接触过程中,一个人的本性渐渐显露出来,别人给他打得分数就有可能变高或者降低。如果刚开始就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那么最初的印象可能会成为以后交往的最大障碍。 举一个例子,现在有个别同学迟到较多,其实跟别的班相比,也不是很严重,但是容易留给班主任一个生活懒散的较差的第一印象。第一天,某位同学迟到了,班主任觉得尚可理解,谁都有马高蹬短的时候,第二天如果又迟到了,班主任就开始有想法了,不过还可以忍受,需要继续观察,第三天又迟到了,印象已经接近成熟了,第四天又迟到了,我估计班主任会毫不犹豫地得出一个结论:该生行为懒散,生活习惯不是很好,时间观念比较差,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了。即使在班主任的教育下,他的行为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如果以后他又迟到了,班主任就会加强第一印象,而不是该生转变后的印象。我想,这大概就是“首因效应”吧。相反,如果一个同学刚开始非常勤快,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班主任对此情况有所关注,没过几天就得出一个结论:该生勤奋刻苦,生活习惯很好。即使以后偶尔迟到,也不会影响良好的第一印象。 可能有人会想,在学校里给老师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并不意味着什么,不好就不好吧干脆破罐子破摔得了。但是,等走上工作岗位,如果再次犯了这类错误,那么工作机会或者升职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久而久之,工作不如意,再换一份工作,到了新的环境中,这点又没有引起注意,那么情况就会每况愈下。我一直有个观点,学校里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什么,但往往又意味着什么。学校并非一个完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话说“首因效应”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