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如何写才“深刻”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也是作文立意的较高要求之一。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深刻”是这样表述的:a.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b.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c.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说得明白点,高考作文要求“深刻”,旨在强调“四性”:哲理性、独创性、逻辑性、启发性。它要求文章富于哲理性,观点有独创性、思维有严密的逻辑性,作品给人极强的启发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读后让人深思,给人启迪,产生共鸣,回味无穷。 如鲁迅将中国过去的历史分为两个时期: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期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期鲁迅高屋建瓴,对中国历史见解独特,语言精辟,一针见血,剖析深刻,深入挖掘了国民愚昧、麻木的劣根性。读后让人陷入深思、余味无穷,这种通过现象提示本质的文章当然极具启发性了。 如何让我们的文章也写得深刻一些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谈几点认识。 一、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 辩证的观点包括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等。对于同一个问题,常常是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立意。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既要看到问题的这一方面,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要把二者综合起来谈,如“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对“放大痛苦”,即可谈其弊,也可谈其利,也可以综合起来谈,说有利或有弊的关键还在一个“度”字。 事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学政治时,我们似乎都能谈好多好多,作文时,我们可不能忘了这一点。不要孤立地看问题,要注意把一个问题同其它有关的问题联系起来分析。 二、 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我们要既有经常思考问题的习惯,又要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既要学会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从而提示问题产生的根源,又要善于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习惯的认识和传统的见解作深层次地思考。 作文要求观点既要深入地提示事物的本质,又要有周密的论辨性,论证既要有深度、广度和力度,又要有强烈的折服力。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多概括生活现象多挖掘这些现象的本质,多感悟生活的真谛,多形成自己的东西——奇特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 三、 在记叙、描写中巧妙地加上一点议论语句。 “深刻透彻”是对议论的要求,而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这是不是就说记叙文就不强调这一点了呢?实际上,在叙事的基础之上,我们也应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