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抒情诗鉴赏初步鉴赏即景抒情诗,要学会从下列两个角度去掌握:1.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人们分析古诗的各种说法:如“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都指出了中国古典诗词最常用的艺术手法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了出来。2.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写作技巧方面,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等等。此外,诗歌中传统的比兴手法,也是要注意的。语言运用方面,我们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通过不断地解读、体味、剖 析,领会诗人的不同写作风格和技巧。在诗词中,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清晰,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是一致的,情景交融:在一句之中,上半句写景下半句抒情;在两句中,上句写景下句抒情或上句抒情下句写景;在四句中,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或上两句抒情下两句写景;在一首之中,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或上半部分抒情下半部分写景。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是寄情于景。鉴赏示例:绝 句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丰富的色彩,活泼的诗情,飞动的意象,我们除了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外,如果我们了解到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就更容易体会到作者这首即景之作,还包含着一种对万象更新的企盼和买舟东下的欢悦。山水田园诗鉴赏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和辽阔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鉴赏山水田园诗可重点从以下两方面把握:1.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