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应对课程改革实验的点滴体会内容摘要: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这一年的音乐教学中,我对音乐教学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身为小学音乐教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对教材的理解。二、提高自身的素质,搞好课程改革。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寻求先进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重点培养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旧模式,提倡资源整合。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应对课程改革实验的点滴体会我是一名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事业已经12年了。今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担任了全校的音乐教学工作。这一年的音乐教学工作,我体会到了音乐的快乐,体会到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渴望,更体会到音乐课程改革的必要。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浪潮的迭起,蓟县的教育也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新课程进一步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课程繁、难、偏、旧的现状,提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基础音乐课程改革并不是对传统基础音乐教学的彻底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基础音乐教学有益要素的肯定和强调,对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剔除。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其教育教学素质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成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为了适应基础音乐课程改革要求,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音乐教师也应该进行思想的改革,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对教材的理解。音乐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其次,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音乐教学理念。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包括和涵盖了三个具体目标,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在教学内容方面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教学过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式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在课程评价上,评价的角度由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加强调过程的发展,师生同时是被评价的对象,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二、提高自身的素质,搞好课程改革。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效果,面对新课程,师资培训必须先行。(一)、树立职业理想,加强师德建设。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观念;积极进取,具有奉献的精神;与人公正诚恳,在课程改革中要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视自己为促进者,研究者和创造者,这是新形势下的师德。(二)、转变音乐教育观念,加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