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考点“深刻”之浅说(教学案例) 【写作指津】 〖考点阐释〗 “深刻”是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结合 2007 年《考试说明》的相关指导意见,中学生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方能写出“深刻”的文章: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能力。即对事物表象或生活现象进行认识、分析,抓住其最本质的特征,不受表象束缚。深刻的见解,不能凭空而来,也不能随意引申、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 2、揭示问题产生原因、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是以偏概全,或单纯地否定;而是全面地分析,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此到彼,善于联想、想象。依据充分的理由或事实,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作全面的、符合真理的评价,并总结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用事理说话的能力。能够摆事实讲道理,作理性的辨证的思考,反映出主要和次要的层面;对于形象思维,则能够通过曲折的情节、丰富的情感、起伏的叙述和简练、透彻的语言,自然地流露出深刻的思想主题,不哗众取宠,不人云亦云。 〖能力培养〗 1、关注社会问题 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要留意身边的各种人或事,要关注社会和时代,使自己的思想认识与时代同步。如果只埋头书本,只想着到写作时凭自己的“才智”去“思考、构想”,那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 2、学会思考问题 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如果有些学生本身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如选秀、金钱、网络等)不能用正确的思想去评论,写作时怎么能保证立意积极向上?“深刻”就更谈不上。 要善于思考,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会挖掘根源,能找到一个更新的思考角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者能比一般的认识更上一个层次。 对事物的思考,可从横向或纵向两个方面进行。 横向思考,指由一个事物和现象想到另一个相关的事物和现象,这种思考方式能使人视野更为宽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样会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立意自然深刻。 纵向思考,是由某种现象生发开去,深入剖析,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及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挖掘出本质,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3、运用哲学思维 在思考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辩证能力。可以从班级学校、家长里短、自然现象、社会文化、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方面设计话题进行训练。方法上,尤其是理科学生应该多运用哲学的思维,把辩证法引入作文训练之中。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