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2.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方法 】小组互助、讨论;重难点点拨【课时安排】3 课时【知识链接】1. 《史记》简介。《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的专名。《史记》之名大概起于魏晋间。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 3000 多年的历史,分 12 本纪,10 表,8 书,30 世家,70 列传,共 130 篇,526500 字。《史记》的体例是司马迁的创举。用本纪叙述帝王,兼序写大事;用《世家》记述王侯和特殊人物;用《表》来统系年代、世系、人物等;用《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传》记人物、民族以及外国。五种体例在风格上各具笔法而内容上则构成严密的整体。后来历代的史家都继承了这样的体例,成为正史写作的通用体例。2. 《史记》与文化。【学习过程】㈠整体感知。1. 初读课文,读准加点字音。(A 级)颛顼 ﹙ ﹚ ﹙ ﹚ 蒯聩 ﹙ ﹚ ﹙ ﹚ 卬 ﹙ ﹚ 邛 ﹙ ﹚笮 ﹙ ﹚ 俯首流涕 ﹙ ﹚ 石室金匮 ﹙ ﹚ 牝牡﹙ ﹚篡弑﹙ ﹚ 缧绁 ﹙ ﹚ ﹙ ﹚ 股肱﹙ ﹚ ﹙ ﹚2.结合译文,概括文本内容。 第一部分﹙1-3 段﹚: 第二部分﹙4-6 段﹚: 第三部分﹙7-10 段﹚: 第四部分﹙11 段﹚: 第五部分﹙12—13 段﹚:㈡学习第一部分。3. 诵读第一部分。⑴ 解释下列词语。(A 级)用心 爱心 专心1 至于夏商: 去周适晋: 因而守之: 相中山: 诸侯之相王: 无泽为汉市长 : 以传剑论显 :⑵ 学生结合注释、译文疏通文义。⑶ 学生翻译重点文句。4. 探讨文本。 ⑴ 试根据文本完善下列有关司马迁家世的内容,思考司马迁为什么要写自己的家世?颛顼时:唐虞时:周时:战国秦:秦朝:汉朝: 思考: ㈢学习第二部分。5. 结合注释、译文疏通文义。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①。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②;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③,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④;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⑤,还报命⑥。①古文:指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古书。②浮:行船,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