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进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品牌。进展品牌农业已成为农业进展的一大趋势,如何打造优质名牌,实现我县农业生产由重量向重质、重效的转变,推动农产品上档次、上水平,推动农民增收,这是当前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以“三品一标”为抓手,主要为提升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引导和培育有一定规模和进展潜力的生产主体,效益逐步显现,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截止到目前,我县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生产主体有 30 家,“三品一标”产品总数 93 个,有效认证面积 40.79 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主体 22 家,产品 80 个,面积 22.1 万亩,绿色食品生产主体 5 家,产品 10 个,面积 1.54 万亩,地标产品 3 个,认证面积 17.43 万亩。上述获证产品中,蔬菜类47 个、粮食类 19 个、果品类 21 个、玫瑰产品 3 个、鱼类 2个、禽蛋 1 个。 目前,我县一些历史悠远、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产品被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所熟知和了解,民乐享大白菜、天源玫瑰干花蕾、九州玫瑰干花蕾 3 个产品被评为“山东省名牌农(林)产品”,民乐享马铃薯、大白菜先后荣获“济南市十大农产品品牌”,腾龙山鸡腿菇被评为济南市“市民最喜爱的十大品牌农产品”。我县玫瑰制品、食用菌、绿色蔬菜等品牌农产品的影响正逐步扩大。 (一)品牌农业覆盖面小。我县“三品一标”新认证数量每年稳步增长,但认证产品大部分都是初级产品,加工产品少,而精深加工产品则更少。 (二)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由于目前实施市场准入制度进展缓慢,很多市场农产品优质不优价,无论认证与否产品都可以进入市场,导致企业参加三品认证的积极性不高,品牌意识淡薄,求精求高意识不强,不少获证农副产品尚停留在出售原成品或初加工产品阶段,加工精度和开发深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品牌产品包装设计档次不高。 (三)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品牌农业实施主体需要大量生产资金进行基地建设、配套相关设施,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使我县现有“三品一标”品牌较为混杂,存在“小、散、弱”现象,管理难度大,品牌作用难以发挥。 (四)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亟待建立。“三品一标”生产仍以农民分散种养为主,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户的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利益联结机制还不紧密、不完善,农业标准化技术、质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