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结构《红楼梦》在艺术结构上也显得非常卓越。在书中,每一个情节、每一段章节的变换和运转,就像一道蜿蜒的流水,只见奔流而不见它的生硬、中断和缝合之处。生活反映在《红楼梦》中,就像它实际的情形那样,是一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在那些千头万绪、参差错综的生活事件后面,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和连贯的筋络,正是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曹雪芹善于把森罗万象的生活拥抱在手里,次第展开,相互显现,而又不使其中断、散失。它首尾相应、百面贯通,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从全书中提取出来而不损伤周围筋络的章节。在曹雪芹的笔下,许多故事和情节都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复杂组成部分而互相交错、此起彼伏地并存着。同时,这些情节和人物,又在继续不断地加以扩展、丰富、深化,并向一个总的方向运行。 鲁迅先生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一个非常精到的见解。《红楼梦》在艺术结构上也显得非常卓越,譬如《红楼梦》在引人入胜时,不是依靠离奇曲折或紧张惊险的故事。而这正是在他以前很多作家所惯用的手法。而且这种好奇立异,还曾经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产生与发展的原因之一。然而,曹雪芹却完全挣脱了这一传统的束缚。在《红楼梦》中,通常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一些日常的生活。就是在这些日常生活里面,矛盾和冲突正在发展,故事正在进行,人物的性格正在呈现。《红楼梦》里面也描写了好些大事件和大波澜,它们是日常生活自然发展的结果,是生活的意义和矛盾的集中表现。曹雪芹既善于细腻逼真地描写日常的生活,又善于以一支纵横变化的笔锋,生动酣畅地描绘一些大事件和大波澜。比如贾宝玉挨打和搜查大观园,都是写得极好的段落。他敢于正面去描写一些大场面,如贾政带着宝玉游赏新建成的大观园,元春省亲,贾府眷属去清虚观打蘸以及多次的大宴会,写来全不费力,而且那么清晰明朗,以前的小说作家很少能够达到这样高的成就。(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1.阅读第一段,完成下面问题。(1)第一段的中心句 。(2)根据第一段的中心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人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红楼梦》艺术结构的特点。 《红楼梦》的艺术结构是 、 和 的。(3)在第一段中,找出能分别说明“不见它的生硬、中断和缝合之处”的句子。① 说明不见它的生硬之处的是 。② 说明不见它的中断之处的是 。③ 说明不见它的缝合之处的是 。12.第二段加点的“这”指代什么?(概括不超过 2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