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浅谈如何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实效 内容提要: 一、研究中学生渴望成材的心理需求,激发其报效祖国之志。二、研究中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引导其高扬自信风帆。三、研究中学生渴望被尊重被理解的需求,为其营造和谐的生存空间。四、研究中学生渴望友情与归属的需求,构建情感交汇的桥梁。 五、研究中学生自我教育的心理需求,注意增强其自律自制的能力。浅谈如何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实效(2009 年 12 月 10 日)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多种价值观的并存冲突,使得中学生的心理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从心理层面上加强对中学生的研究,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研究中学生渴望被尊重被理解的需求,千方百计激发其报效祖国之志。“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之所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对立志成材这种心理需求的普遍认同。中学生也一样希望学有所成,为社会和家庭贡献自己的才能。针对这种心理需求,教师应对全体学生精神上多加鼓励,千方百计激发其报效祖国之志,促其成材。然而,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致他们学习成绩高低错落、品德发展良莠不齐时,教师决不能断言学习成绩一时落后或一时有问题行为者不想成材。要相信他们,对他们耐心教育,悉心指导,切记对他们不闻不问,另眼相看。二、研究中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引导其高扬自信风帆。 每个中学生都有一种被人赏识的渴望,但这种心理需求只对那些品学兼优、文体方面有特长的中学生才容易满足,对那些学习成绩差、文体方面有无特长的学生来说则难以得到满足。因而,他们往往以打架斗殴、与老师作对等方式来表现自己,扩大影响,以满足这种心理需求。故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给其充分表现的机会,以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三、研究中学生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心理需求,为其营造和谐生存空间。 受人尊重,被人理解,这是中学生的又一基本心理需求。教师应注意改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要主动尊重学生,以火热真诚的心感动他们,让他们从实际感受中理解教师的诚意。要培育良好的班风,在集体中形成互相尊重,互谅互让的风气。学生一旦感到教师轻视、厌恶自己,他们就会以沉默、回避、怀疑,甚至粗暴无礼的方式和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是很难奏效的。四、研究中学生渴望友情与归属的需求,构建情感交汇的桥梁。 中学生思想单纯,看中友情,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