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的事情。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这篇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耐人寻味。所以在本节学习中,我将利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四年级学生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年级已经有了一定得知识的积累,大多数学生已经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要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人物对话,学生要想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对于理解课文内容、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是需要老师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完成。【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并能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指导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中爸爸的话:“你们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天都峰风景图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搜集战胜困难的名言。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天都峰的图片,教师进行介绍。(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 1810 米,登山石阶大约有 1.5 千米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 1 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2.请学生说一说,欣赏了天都峰的景色,了解了天都峰的资料,你有什么感受?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4.鼓励学生质疑。预设:谁爬天都峰?爬天都峰时遇到了什么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