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育分类能力; 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探究新知 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 3 个数(同时请 3 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 1:观察黑板上的 9 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沟通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老师应给予引导和鼓舞. 例如, 对于数 5,可这样问:5 和 5. 1 有相同的类型吗?5 可以表示 5个人,而 5. 1 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 5 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 5. 1 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老师的引导、鼓舞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 5 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根据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根据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根据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 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加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老师给予引导和鼓舞,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沟通. 2,教科书第 10 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