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孙中山一生追求“天下为公”,致力于救国救民。其思想主张中,有利于富国富民的是()A.实业救国,限制中小资产阶级B.创立民国,废除专制C.发展实业,实行耕者有其田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解析:选D。根据关键信息“富国富民”可知,题目考查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正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2.如图所示为同盟会的纲领,孙中山把它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关于民族主义的主张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是()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须臾缓”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④解析:选C。题干中强调“现实意义”,③④带有排满性质,体现了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不利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排除包含③④的选项即可。3.有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孙文的“三把利剑”(见下图)。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儿完了。关于清末这“三把利剑”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把利剑”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B.“三把利剑”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C.“三把利剑”虽然不针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但能够彻底解决封建制下农民的土地问题D.“三把利剑”推动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解析:选C。根据图片所提供信息可知“三把利剑”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不是彻底的资产阶级土地纲领,未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4.孙中山在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三大政策D.国民党“一大”宣言解析:选C。孙中山的遗嘱“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实质上指要完成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故正确答案应为C项。5.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C.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解析:选C。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但并非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理论,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6.一位同在解释毛泽东思想的科内涵问题时写了下列观点,请你指出其中错误的一项()A.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方针和政策解析:选D。D项是对邓小平理论的评述,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指导。7.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生119周纪念日,一个网友发帖子说:“一个农民的儿子,创造了中国近代史的奇迹。”下图反映的毛泽东创造的“奇迹”是()毛泽东在井冈山A.发动秋收起义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C.提出国共合作的主张D.进行“三大改造”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毛泽东在井冈山”和所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在井冈山领导革命斗争的毛泽东,与之相关的应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8.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描写: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二中全会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根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24面党旗”标志着“24个春秋”判断,该会议召开于1945,故C项正确。9.某班同在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