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程《背影》教学设计(精选 3 篇)初中语文课程《背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 3 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课程《背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 3 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语文课程《背影》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查字典掌握生字、生词。 ⑵掌握作家作品的简单情况。 ⑶掌握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记事写人的结构特点。 2、能力目标: ⑴反复诵读课文,深化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品鉴文章平实质朴的文风,写实细腻的笔触。 ⑵注意详略结合、突出重点的写法。 3、情感目标: 理解本文所表现的真挚、深沉父子之情,从一个家庭的不幸了解当时社会阴冷、灰暗的世态。 教学重点: “背影”既是全文线索也是全文主旨的所在,抓住这一点,理清文章的线索和感情脉络。 教学难点: 车站送别场面前的文字,即课文第二、三、四节在全文中的地位与对表达父子之情所起的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由学生自主阅读、讨论、讨论,同时由老师作必要的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的推动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及各个步骤间的有机联系。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该课,给与必要的启发、提示,对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教学媒体: 建议使用音、视频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家生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 朱自清 1898 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后定居扬州。1916 年 19 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江苏的扬州、浙江的温州、宁波和上虞当中学教员。 二、导入课文 作者在 1947 年答《文艺知识》问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来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作者情动于衷,诉诸笔墨,文章中深挚的情感超越了时代,打动了几代人,成为描写父爱的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文章。 三、默读课文 提示学生注意解决生字、生词,理清文章层次。 多媒体显示 1: 交卸(xiè),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职务。“推卸”,用于某种责任。 奔丧(s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