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陈涉世家的教学反思初中语文陈涉世家的教学反思 “陈胜是一位有远见,有智谋,有组织领导才能的农民起义领袖……”学习《陈涉世家》,我正引导学生根据陈胜在起义前后的言论、行动探究其性格和精神。突然,一位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陈胜这样有才能,他领导的农民起义最后怎么失败了呢?”这个问题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见此情景,我停止了讲课,让同学们自由讨论 一同学说:“可能是秦王朝军事力量太强大了吧。”另一同学说:“这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刘邦、项羽的起义军最后不是胜利了吗?”又一同学说:“从课文看,当时参加起义军的人很多 到陈县时,起义军就‘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胜的军事指挥是不是有问题?”……同学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连下课铃声 未理会。我只好打断大家的讨论:“本文是《陈涉世家》的节选,陈胜起义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请大家课后读一读全文,查查资料,明天语文课继续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天语文课刚上,不少同学迫不及待地沟通自己的 发现”。有人说,陈胜攻下陈县后安于享乐、止步不前、坐以待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说,陈胜 人不当,派出的将官各行其是是失败的重要原因。还有人认为陈胜称王后杀死了呼“夥涉为王”的雇农, 离了起义军最应依靠的力量是失败的关键。大家热烈地讨论着,这时一位同学提出了疑问:“老师,《陈涉世家》选入课文时,写陈胜起义失败经过的内容为何要删去呢?”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转向了我,我决定还是将这个“球”抛给大家:“这个 题很有探究的价值,你们认为编者的删节高超吗?” 课堂短暂的沉默后,同学们的发言开始了。“编者将表现陈胜缺点的内容删去,会使陈胜这一英雄形象更完美,也更能给读者以感染力。”“你这种看法不对。任何人都不会十全十美,写陈胜的缺点并不有损陈胜的伟大。读了《陈涉世家》全文,我们感到这样的陈胜才符合生活真实。编者将这些情节删去,会影响读者对陈胜其人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编者删去的内容多属历史资料的记录,如陈胜派遣的各路起义军的情况等。这些内容头绪繁杂,情节单调,而且篇幅较长,学习的价值不大。” “司马迁特别尊重陈胜,将其破例列入‘世家’,但作为史官,他写陈胜,既写了陈胜的雄才大略,又不为贤者讳,实事求 地写他的缺点。这种忠实记录历史的'态度深为后人欣赏。班固赞扬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鲁迅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史记》是‘史家之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