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宝——大熊猫(七年级苏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3.增强关怀、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 本文内容通俗易懂,知识丰富,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主要是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同时对说明语言和说明方法进行复习。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老师导人。(出示挂图。) 让学生辨认大熊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时给予肯定、鼓舞。)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好,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 l,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作者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作品颇多,前期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荣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后期以报告文学为主,有传记《张春桥浮沉录》《王洪文浮沉录》《陈伯达其火》等。 要求:了解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内容丰富,用语准确,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中能有所收获。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 2。) 1.仔细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章重点告诉了我们有关哪些大熊猫的知识? 4.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5.学生讨文章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沟通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 3。) 憨态可掬笨拙濒危 貘 上林苑 邛崃 璀璨 北碚分娩翌日繁衍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假如有读得不正确韵,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文章重点告诉了我们有关哪些大熊猫的知识? 明确:(在德国受到贵宾待遇。人见人爱。它是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形象:长相俊俏,神态温驯。在国外受到欢迎。分布地域狭窄。大熊猫的得名。属食肉目,却喜食竹,且食量很大。活动范围与季节有关。性情孤僻繁殖 艰难。因此,它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