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教学案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大丰高级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理解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理解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理解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了解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教材分析(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运用: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二)教材梳理 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百舸争流的思想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意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盐城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学科会议交流材料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本课也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绪论,主要是在第一课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于关于什么是哲学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标题为“百舸争流的思想”,主要负载的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围绕这两个问题,教材设计了两个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最基本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目:第一个目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目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目中,我们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哲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