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1.2.1_第1页
1/6
11.2.1_第2页
2/6
11.2.1_第3页
3/6
资 源 信 息 表标 题:石油化工的兴起关键词:石油裂化、乙烯描述: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对石油加工的初步认识以及刚刚建立起来的四价碳思想,提出石蜡催化裂化反应中有机物结构变化的探究小课题,创设探究性学习的空间;根据学习烷烃时已经初步了解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典型性、相似性、递变性,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烯烃,提高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化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上科版>第十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作者:张国华单位:徐汇教师进修学院地址:上海市中山南二路800号Email:jyxyzhanggh@gmail.com11.2 石油化工的龙头──乙烯(共 2 课时)第 1 课时 石油化工的兴起一、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和教学活动,在新旧知识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联想和迁移能力,为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供时空。根据学生对石油加工的初步认识以及刚刚建立起来的四价碳思想,提出石蜡催化裂化反应中有机物结构变化的探究小课题;根据学习烷烃时已经初步了解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典型性、相似性、递变性,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烯烃。在所有知识迁移运用的过程中都指导学生在相似性中关注差异性,强化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石油的裂化(A)(2)不饱和烃(A)(3)乙烯的分子结构(B)2. 过程与方法以石蜡的催化裂化反应为载体经历“问题→猜想→实验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石油炼制过程分析烯烃的结构特征和获取方法,感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指导作用。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烯烃的结构特征和乙烯的分子结构教学难点:推导石蜡裂化产物的结构特征四、教学用品 投影仪、有机分子球棍模型五、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引入:复习石油的加工过程,引出课题。学生活动 I:回忆石油的炼制方法和加工产物。师生活动 I: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借助分子的球棍模型探究长链烃断裂为短链烃时结构发生的变化。演示实验 I:石蜡的催化裂化学生活动 II:分析实验现象,讨论石蜡裂化后所得到产物的结构特征,得出产物中含有C=C 的结论。师生活动 II:运用学习烷烃时的思想方法推测烯烃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强化有机物学习的一般方法。教师活动 I:介绍乙烯的工业制法小结与反馈:回顾学习内容,提出延伸性的问题:为什么烯烃比烷烃活泼?六、教学案例1.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