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时期派别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诗经》和楚辞《诗经》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参与法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领略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风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美感教育。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战国屈原《离骚》汉赋和唐诗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问题探究法历史比较法情境再现法东汉张衡《二京赋》赵壹《刺世疾邪赋》初唐王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唐高适、岑参边塞诗孟浩然、王维山水诗李白《早发白帝城》杜甫“三吏”“三别”中唐白居易《秦中吟》《长恨歌》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宋词和元曲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活动参与法情境再现法李清照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元曲关汉卿《别情》马致远《秋思》明清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活动参与法问题探究法元末明初施耐安《水浒传》明朝吴承恩《西游记》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用心 爱心 专心清朝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分析与建议课时安排本课安排 2 课时,建议第 1 课时完成《诗经》、楚辞、汉赋和唐诗的教学;第 2 课时完成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教学。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用心 爱心 专心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成就。同时,又通过【历史纵横】材料补充介绍“乐府诗”“建安文学”、陶渊明、李煜和贯云石等等,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勾勒出我国古代文学史的框架。教材分“《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及“明清小说”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