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集 合§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集合不同的语言形式描述具体的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并能够用其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难点:表示具体的集合时,如何从列举法和描述法中做出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教学过程:引入问题中国地域辽阔,湖泊众多,请同学们观看下面资料:(见课件)从表中可以看到:水面面积大于 3000 平方千米的有:青海湖、鄱阳湖;水面面积在 2000 至 3000 平方千米的有:洞庭湖、太湖、呼伦湖;水面面积在 990 至 2000 平方千米的有:纳木错湖、洪泽湖、南四湖、博斯腾湖。以上我们将大湖按面积大小分成了三类。根据需要 我们还可以按其它标准进行分类。再观察下列对象:(1) 2,4,6,8,10,12; (2)我校的篮球队员;(3)满足 x-3>2 的实数; (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5)抛物线上的点.1. 定 义一般地, 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 集合常用大写字母 A,B,C,D, … 表示。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元素常用小写字母 a,b,c,d, ……表示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如果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属于集合 A,记作 a ∈ A;如果 a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不属于集合 A,记作 a A.(2)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同的.(3)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先后顺序的. 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可以交换位置.3.重要数集:(1) N : 自然数集(含 0),即非负整数集。(2): 正整数集(不含 0)(3) Z:整数集(4) Q:有理数集(5) R:实数集练 习1. 用符号“∈”或 “ ” 填空 (1) 3.14 Q (2) Q (3) 0 N+ (4) (-2)0 N+ (5) Q (6) R2.写出集合的元素,并用符号表示下列集合:① 方程的解的集合;② 大于 0 且小于 10 的奇数的集合;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的方法.③ 不等式 x-3>2 的解集;④ 抛物线 y=x2上的点集;⑤ 方程 x2+x +1=0 的解集.描述法:用确定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4.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