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综历史第二轮复习中的讲与练蕲春一中 周 全高三历史复习即将完成第一轮进入第二轮,而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之上的第二轮复习是以专题为载体,以提升能力为目标,加强综合,突出应用,以促进学生全面达到高考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而第二轮复习的时间较短,综合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能高屋建瓴,精心设计地导演,以使学生通过这一轮复习有一个质变,在能力和知识上有较大的提高,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文综历史的第二轮复习呢?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做法),抛砖引玉地谈一下如何处理好二轮复习中的讲与练。一、讲——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首先是讲什么?作为教师必须要有这样的指导思想,那就是高考考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讲的依据根源是考试说明,这就要求我们要熟悉考试说明,同时要深研近三年的全国文综历史高考试题,把握高考考试方向、试题难度和试题内容。如近几年高考重点考查课本主干知识,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和关注社会热点时政知识。2008 年全国文综Ⅰ卷的第 39 题土尔扈特部回归这一考点,它既是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民族关系问题,也是隐性介入当今热点民族问题,还有这套试卷第 37 题考唐科举制和英国的文官制度,这也是隐性介入当今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这一社会热点。通过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研究,我们就必须还要去关注史学研究新成果和新课标以及当今的时政热点,历史的周年和次周年现象,因为这些东西对高考命题有极大的影响,如当今文综历史试题越来越注意引入新的史学范式(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和新课标理念,结合隐性时政热点来进行命题。其次,关注了这些方面,又该怎样去讲呢?我个人认为,必须要在上述所说的指导思想下,围绕课本的主干知识,即在教材体系中最能反映出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情,围绕这些主干知识来设置专题。在设置专题之时,应将大专题化为小专题,将小专题化为一个个的问题。在我校往届的专题复习中,我们发现总是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跳来跳去地讲,学生翻来翻去地找的局面,老师用心 爱心 专心一节课满堂讲下来认为讲的覆盖面广,且落实到具体重要的知识点,但学生一节课跟下来既累又觉空,且学生主动性且完全被动,效果不好。经过反思后,我们将专题细化后转化为问题,让同学自己去完成,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甚至一个专题直接用一个综合性大题来直接演变、推广,如中国古代、近现代赋税制度演变,就完全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