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渗透作用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基础是其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小B.体验制备细胞膜时,破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利用的是渗透作用的原理C.生物膜选择透过性是指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选择性的允许物质通过D.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膜共同组成的【答案】B【解析】A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A错误;B把细胞放在清水里,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细胞膜,B正确;C选择性透过性就是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自由扩散),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它的离子和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C错误;D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组成的,D错误;2.如图为渗透平衡时的装置(糖类不能通过半透膜),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A.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则平衡时m不变D.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答案】D【解析】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漏斗内的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m将减小,A错误;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将导致漏斗内蔗糖溶液渗透压进一步增大,平衡时m将增大,B正确;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则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溶质分子增多,吸水能力增强,此时漏斗中液面升高,m将增大,C错误;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D正确。3.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只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葡萄糖只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被动运输能顺浓度梯度和逆浓度梯度进行【答案】B【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葡萄糖可以逆浓度差进入细胞,说明该情况下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并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说明葡萄糖可以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C错误;D被动运输只能顺浓度差进行,D错误;4.将甲、乙两种植物的块茎切成形状、大小相同的细条分别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对其失水量进行测量后绘制了如下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图相关细胞的原生质层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B.由图推知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大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C.4min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D.细胞失水量增加对ATP的消耗量没有直接影响【答案】B【解析】A、看图可知:甲、乙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甲、乙都失水,与图相关细胞的原生质层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都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都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B、看图可知:甲、乙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甲的失水量大于乙,推知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B错误;C、4min时细胞的失水量还在增加,此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外界洛液的渗透压,细胞失水,C正确;D、细胞失水,水分出入细胞为自由扩散,不消耗ATP,所以细胞失水量增加对ATP的消耗量没有直接影响,D正确。5.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答案】C【解析】A、Na+逆浓度转运,同时要依赖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C、Na+逆浓度转运入液泡后,使细胞液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