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3-7个人收入的分配

1-3-7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1页
1/3
1-3-7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2页
2/3
1-3-7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3页
3/3
课题:1-3-7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课时)一、考点要求1. 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理解合理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2. 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了解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3. 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预习检查1.联系当前世界和我国经济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点评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悬殊问题。2.整理本课知识结构 3.易错易混点:(1)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2)工资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3)非劳动收入一定是剥削收入?(4)剥削收入一定是非法收入?(5)按劳分配只体现公平,按生产要素则体现效率。(6)公平就是要追求平均。三、重、难点突破1.按劳分配及其作用2.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3.理解合理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4.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四、课堂训练1.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 ① 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 ②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③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④为了效率关注公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2.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 ① 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 ② 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③ 劳动报酬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相适应 ④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4. 某“80 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 1 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人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人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人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人5.2006 年我国部分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增量高于应缴纳的税金、社会保障金的增量,因此该年度他们的个人可支配收入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变动不确定 6.坚持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原则,将会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中央强调,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调节办法,努力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1)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这有什么意义?(2)从经济制度上看,你认为这样才能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五、课后巩固(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3-7个人收入的分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