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电磁感应现象深圳市翠园中学 彭四兴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到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切实地推进课程改革呢?运用“探究性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寓物理教学于具体的探究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选择之一。探究式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应该在教学中如何加以实践?下面我就如何在《电磁感应现象》一节中提出具体实践的设想,与同行商榷。一、教学构想《电磁感应现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是基础理论,又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新课程的改革动向和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此,我把这堂课设计为探究性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增强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我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作学生的分组探究实验。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环节上,选用了 4 人一组进行实验,这样可以比较好的形成讨论氛围。在教学引入上,先介绍了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一些相关的事迹,让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一个感性认识,为了增强学习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从中提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做实验,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并归纳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让其他同学补充回答完整,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然后教师点评,最后为了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再把学生所做的实验原理通过课件演示,进行解释。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整堂课的主要知识点都是通过实验,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并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加以解释,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的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主体,主动参与讨论,充分展示自己,并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就被突破了。二、教学目的1.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本质;- 59 -深圳市罗湖区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3.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线运动方向有关;掌握右手定则;4.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科学探索的精神。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感应电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