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时间:第 2 周课 题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课 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能根据三种形状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会根据某几何体的某二种形状图 ,找出满足条件的小正方块的数量。2、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从上面看的形状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种形状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难点:根据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从正面看与从左面看的形状图。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教 学 过 程 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内容:每位同学课前准备边长为 5cm 的正方体模型 6 个;教师准备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 8 个。教师将学生分成四至六人的小组(注意学生的基础和动手能力并适当搭配)。目的:准备操作正方体模型,以便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第二环节: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一首苏东坡的诗表现了观察庐山的几种方式: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身处山中看,也说明了观察物体是有讲究的,《从不同方向看》这节课就是学习和研究观察物体的数学方法。从而引出课题《从不同方向看 》。目的: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同时引入课题.效果:学生在情境的诱导下,因急于解决问题而进入了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顺利进入下面的教学环节。第三环节:观察实物、探究新知活动 1:让学生观察这五张图片,回答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同样的物体,为什么看到的不是一样的呢?揭示课题《从不同方向看 》。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通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图片自拍) 活动 2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三种形状图。 目的: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不一样,逐步得到从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所看到的三种形状图的概念。效果:由于问题层次清晰,学生直接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学生较为顺利的获得了三种形状图,取得较好的效果。第四环节:想想练练、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