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高考语文复习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⒈ 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⒉ 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简明、连贯、得体题;⒊ 平时练笔时力求做到用语简明,语意贯通,语言得体。【教学重点】:⒈ 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⒉ 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表达题【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语言题解答的能力【教学时数】:八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⑴ 明确考点与做到简明的要求。⑵ 明示简明的考题类型及应试技巧。【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考试大纲》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目标,是语言表达一个承上启下的层级,是语言水平基本素质的体现。语言表达的水平层级,大体有四:正确、熟练、恰当和艺术。正确,指语言表达要符合规范;熟练,指语言表达要清晰流畅;恰当,指语言表达要合适确切,即得体;艺术,指语言表达要讲求美感。由此可见,“正确”是基础,“艺术”是升华,而“简明、连贯、得体”承上启下的地位一目了然。二、研习内容:㈠考纲重点: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能啰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义,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简明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⒈ 语言简练⑴ 无重复,即不说重复啰嗦的话。首先句内不要无谓地简单地重复出现同一词语。其次语句中不能出现在表意功能上相同的成分。古代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诗人作一首《宿山房即事》七绝:“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像诗中“孤”、“独”,“关”、“闭”与“掩”等词语语意相同。但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修辞需要,一些重复不能视作不简练的语病。如“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与 “我的后园有两棵树”相比较,啰嗦有余,简洁不足。但细加思索,前一种表达更能反映作者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笼罩下,隐居于小院中的那种压抑的、百无聊赖的心情。⑵ 去赘疣,即不说多余无用的话。鲁迅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用心 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