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007----2008 学年度白塔中学高三物理组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一、 新课程标准: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二、 知识与技能:(一) 知识要点:8.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经历“研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会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运用列表法、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运动特点等。体验在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作出图像,分析图像,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规律通过实例,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 t 图像,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用公式进行计算。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二) 典例分析:题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例 1、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24m 和 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 4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解析〗依题意画草图如图 1-3-1 所示,用推论公式求解由 s 2-s1=aT 2得 64-24=a·4 2所以 a = 2.5 m/s2,再代入s 1= v1T +可求得 v1=1m/s.题型二: 用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例 2 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 5 秒钟速度达到 6m/s 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 10 秒,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 10 秒恰好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如图所示,根据升降机的速度图象,则矿井的深度 h 可由梯形面积得出:h =(10+25)´6 =105(m)本题也可用平均速度求解,即先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每段的平均速度,然后根据 s = vt 计算即可:(1)匀加速上升阶段: h1 = v1t1 = t1= ´5 = 15(m) 白塔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图 1-3-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匀速上升阶段:h2 = v2t2 = 6 ´10 = 60(m)(3)匀减速上升阶段:h3 = v3t3 = t3 = ´10 = 30(m)所以,矿井深度 h=h1+h2+h3=15+60+30=105(m)题型三: 实验(纸带处理)例 3、如图 28—5 所示的是研究直线运动规律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O、A、B、C、D 是每隔 5 个 点 取 出 的 计 数 点 .A 、 B 、 C 、 D 各 计 数 点 距 起 始 的 O 点 的 距 离 分 别 为8.79cm、16.08cm、21.87cm、26.16cm,则:(1)物体做的是何种运动;(2)打点计时器打出 C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