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广州一模材料作文导写与例文评析华侨中学【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陈小姐带着在 BB 车中熟睡的 1 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 BB 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 1 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 1 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 1 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 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 800 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一、立意说明 2008 年广州一模的作文试题与去年的试题相比,难度有所降低,它选取一则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材料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写思想、写社会、写人生。为了是否应该交纳这 1 元的行李费,乘客与公交车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乘客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几十位乘客被迫转车。面对这一则新闻材料,我们应该怎样确立写作的观点呢?总的来说,可以采用“因果推断”的方法进行。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反之,有什么样的行为就反映了他有什么样的思想。我们把这作为立意的出发点,就有可能容易把握到材料的精神实质。一般说来材料作文的审题角度不是唯一的,如果出现多个人物,每一个人物都可作为一个角度来审视,在审视时抓住他的行为与思想之间的关系。第一,从乘客的角度。她认为公交公司的规定不合理,她有实际困难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而使她作出“对峙”,报警等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她这样做对不对呢?我们应该怎么看,从肯定她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坚持原则,维护个人的利益。从批评她的角度则可以这样立意: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 第二,从司机的角度,他执行公司的规定本身没有错,但没有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而造成这场原本可以避免的混乱,因而可以这样立意: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效益为先。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应该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第三,从双方的关系来立意。如果交战双方都能本着互谅互让的态度来解决事端,这样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了。因此可以这样立意:人与人之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