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政治二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专题二 唯物辩证法考情分析唯物辩证法是哲学思想的精华,其内容丰富,原理较多,因此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时政热点,提高原理的应用能力。结合近几年高考情况,本专题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有: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综上,唯物辩证法重点考查内容分为:一个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两个总特征――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发展观的三要素――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四点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知识整合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内部的联系叫内部联系,事物外部之间的联系是外部联系。注意,内、外联系是相对的。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程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又相互联系着、相互作用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否认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就不能区别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