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地图部分第三课时5.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其应用(1)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也是一种平面直角坐标图。地形剖面图的主要制作步骤是: ① 根据要求选取剖面线,如图甲图中的 AB 线。② 选择适当的水平比例尺将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转绘到剖面图中作横轴,一般地说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相同,如图中乙图中的 A′B′线;用等高线图的高度确定合理的垂直比例尺作纵轴,一般地说垂直比例尺比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如图中的垂直比例尺是水平比例尺的 10 倍。 ③ 在地形图上沿着剖面线 AB 量 Ac、cd、de……各段的距离,按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将量出的各段距离转到水平线 A′B′上,得 c′、d′、e′……各点;通过各点作垂线,垂线的高度是按各点高程依垂直比例尺计算出来的。④ 将垂线各端点连成曲线,注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即成为沿 AB 线的剖面图。(2)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的依据,。6.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 0.60C/100m。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用心 爱心 专心图 2-9甲乙滞留。[经典例题 8]图 2-10 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①~③题。① 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 2470 米 B.CD 是山谷,EF 是山脊C.H 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 地比 B 地降水多②B 点此时的温度为 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 )A.13.5℃,12.5℃ B.22.5℃,13.5℃C.22.5℃,14.5℃ D.13.5℃,14.5℃ ③ 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 米 B.198 米 C.298 米 D.601 米【解析】① H 坡西北高,东南低,为东南坡,是该地盛行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的区域为山脊,反之为山谷。②在对流层,气温直减率为:平均每上升 100 米,气温下降 0.6℃。③等高距为 200 米,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h≤△H<(n+1)h,即可判断高差的范围。【答案】① D ②A ③ C(2)与河流水文结合: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