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乡村形成的条件。2.了解主要的乡村地域类型。3.引导学生分析掌握乡村聚落形成的影响因素。(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像资料,归纳总结成文字内容的地理能力。2.引导学生读书、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帮助学生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2.提高学生对乡村景观美的深层理解。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难点形成乡村聚落类型的影响因素是重点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环境因素。2.解决办法给出具体的个案——陕西三大乡村聚落分布状况,让学生讨论、分析,再由教师由浅入深地逐步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录像。五、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课文总结问题。2.阅读图像资料,寻找异同,得出结论。3.讨论、分析个案资料,得出正确结论。4•观看录像资料,自填表格。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目标同前。(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入新课首先,请同学们看几幅投影图片:1•肯尼亚的乡村2. 中国的小城镇3. 英国的中等城市4. 美国的纽约这几幅图片展示了乡村、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景观,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用途,你们知道那是什么用途吗?引导学生回答并由教师总结:都是供人类生活、居住、从事生产活动的地方。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一一聚落。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1 的引言,找出聚落的定义、组成及分类?1.聚落的定义: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亦称为人类住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衣、食、住、行”中的“住”。房屋建筑集合体请同学们对比这两种聚落存在的主要差异临时的、移动的亠固定的、集团式的乡村J 乡村聚落一一农业经济活动刀烹(城市聚落一一非农业经济活动板书课题第一节乡村聚落如果我们把肯尼亚乡村聚落和美国大城市聚落对比一下,可以明显地看出两者的巨大差异,肯尼亚聚落规模很小,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我们把这一类称为乡村聚落。今天,我们首先学习第一节一一乡村聚落。人类最早出现时,是构木为巢,或洞居穴隐的,根本没有聚落。为什么会出现聚落?乡村聚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分布在什么样的地方呢?它们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页“乡村的形成”。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并由教师总结:乡村的形成条件1.人类聚居的本性和需求(为什么)J 居住是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