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是江苏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我校更改校名后重新定位、戮力同心进行“二次创业”的关键五年。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把握和迎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增强学校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责任和能力,努力将学校初步建成多科性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我们必须回顾以往,审时度势,科学确立“十一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制定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的回顾“十五”期间,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各项事业都获得长足发展,基本实现或超额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一)主要成绩1、扩大发展规模,拓宽服务面向,初步建立了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框架2000 年 2 月,我校由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江苏省管理。在管理体制改变后,我校从原来主要为气象行业培养人才,开始向既为气象行业,又为江苏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转变,服务面向大为拓宽。“十五”以来,我校自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创办新专业,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学校的学科专业面拓宽到理、工、文、管、经、法、农七大学科门类,各类在校生达到 18000 余人。在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我校还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提升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质量,积极开展国际培训和国际国内合作办学,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十五”期间,学校共为社会培养了 9000多名高素质专业人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学校抓住机遇,完成了“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工作,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2、狠抓教学质量,加强科学研究,开始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十五”期间,我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迎接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努力提升办学理念,挖掘和培养办学特色,加强教学管理,狠抓教学质量,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2005 年 11 月,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成绩。在“数学建模”等全国和省部级各类竞赛中,我校有多人多次获得大奖,多篇论文入选江苏省优秀博士、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