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连载之三2011-09-19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连载之三《内经》讲阴病治于阳,阳病治于阴,往往只是理解字面的意思,其实阴病治于阳,阳病治于阴,就是能量大搬家。公转畅通了人体任督二脉的运行,任脉为诸阴经之汇,督脉为诸阳经之汇,空间医学发现了人体的外焦空间,并且通过疏散或者增加人体外焦空间的能量来调整人体的四焦,调整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运行,这也是阴病治于阳,阳病治于阴的实践典范,也是能量大搬家的过程。一切疾病皆可用能量搬家法,在搬家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能量高处向能量低处疏散。由下而上疏散。在观察舌的过程中,要掌握由舌根向舌尖的疏散,这和河流一样,从发源地向大海运行。舌尖就好比入海口,要避免河流的堵塞,就必须保证入海口的畅通。所以,治疗要先疏通舌尖。舌尖代表着人体上中下三焦能量向外焦转化的通道上中下三焦的能量只有越过肩达到外焦,与外焦的能量混化异化,才能实现能量的大融合,才能实现公转畅通及四焦循环畅通。在治疗上,空间医学重视这个大融合。传统中医只是强调了清升浊降,强调了气血疏通,但是没有认识到大融合的作用。只有认识到大融合,认识到能量的大运动,只有把人体三焦能量都搬到人体的外焦,在外焦融合变化,才能解决人体的诸多疾病。而外焦能量撞击肾部细胞,增强肾区空间能量,才能增强人体的原动力。观看舌苔,可以不用受心肝肺分区的影响。一个舌头从舌根看,是河的发源地,向舌尖流水,舌尖是入大海的入海口,把舌看做是一个河道。这个河道是从舌根到舌尖,到舌尖的入海口,流入大海,也就是注入外焦空间。当入大海后,就可以不管了。舌尖部是舌根能量来源的基础,也就是舌尖的瘀滞与舌根有关系,如果舌根的舌苔很高,传统中医的元气不足,这种情况下要把舌尖的能量导引至下焦,是金能生水。舌根的苔厚,舌根是河的发源地,大海的水就流不到发源地,整个舌头就没有水了。所以舌根很厚,要把厚的地方向前移,向前移就是挖空挖低,舌根的水就向前流,舌根就低了。舌中心很高,舌根也很高,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搬舌根的能量,因为搬到舌中间,舌中间更高,所以要先搬舌中间,把舌中间的能量搬走,能量则自行向前流动。把舌中间的能量向舌尖般。舌尖也很厚,舌中也很厚,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把舌中间的搬到舌尖,引起舌尖的更瘀滞,水就更流不出去了。因此要先掏空舌尖,如何掏空舌尖?把舌尖瘀滞的能量往大海填,也就是把内焦能量导引至外焦天外天,如此以来上下就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