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标准,新的教材,给教学输入了新奇血液,使教学生命力更加旺盛。作为担任《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老师,我也在努力探究、实践,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少一点距离,多一份亲切。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往往是师教生学,进行权威性的“对子”交往,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则变成了平等的师生参加性交往。老师放下了架子,走近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亲热朋友。如在教《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时,为了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学一开始,我先自我介绍:“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华庄中心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杨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语文、品德与生活等各科知识,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假如遇到困难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你们同意和杨老师成为好朋友吗?”一席话,师生之间的距离顿时拉近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也始终作为一位参加者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用活泼生动的语言与学生展开沟通,整堂课的气氛热烈融洽,学生学得更积极了。 二、少一点束缚,多一份空间。 《品德与生活》与以往传统的思品课相比更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纳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进展。如《我们的校园》一课我就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方式。参观时,我根据学校实际设计了几条不同的参观路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分组开展参观活动。在参观校园过程中,我又鼓舞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做适当的记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无拘无束地活动,从不同角度思考、观察,思维始终处于较积极的状态。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学生们在表达校园中自己喜爱的地方时用了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剪一剪、贴一贴等多种方法,不仅体现了教材的选择性,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同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欢乐,加深了对学校的认识。 三、少一点说教,多一份体验。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一般是通过一两个生动的故事或事例来传授一个道德观点。尽管这些故事大都是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但这些事例毕竟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从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不同于直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