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的心得体会(通用 6 篇)小学班主任的心得体会 1 本人这学期带的是一年级,下面就开学以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来说说自己的心得。 一个班五十几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不同,甚至所受的家庭教育也不同(上的幼儿园也不一样的。)想让小学里一些法律规范较好地落实到这五十几个学生身上去,需要正确、清楚的工作思路、恰当的教育方法、灵活的教育机智、新活的教育思想。 从清楚的工作思路上来说,一是引,二是扶,三是重点攻关。引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日常行为法律规范,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引就是引领学生组建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每个同学时时处处想到自己的行为能不能为班集体增光添彩,会不会影响班集体的荣誉。每个同学要热爱自己的班级;扶就是具体指导学生将学校的一日常规行为落实到学生日常的行为中去。就拿做操来说吧,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出操的要求:在教室或走廊上排队时要做到“静、快、齐”,下楼梯时要右行,从一楼前面的空地到操场的行径途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眼睛看前面,一个一个的要跟紧,前后空的距离不能太大,进入操场后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听好老师的口令,仔细执行,退场时,仔细听老师的指挥,快速行动。以上要求很具体,老师在指导学生,要进行监督、提醒、批判指正,甚至艺术化地惩处,以使学生将行为法律规范落实到位,内化为自然的行为,长此以往养成良好的习惯。重点攻关就是针对一些有难度的活动、一些法律规范有难度的学生实行的攻破措施。就有困难的学生,有些是在家庭中或在幼儿园时养成的不专心的习惯,换句话说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对于这些学生除了严厉的批判,引起他的重视,还及时地提醒,反复地提醒,及时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还要与家长取得共识以便于一致地教育、监督、促进其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恰当的教育方法上来说,让低年级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空洞的说一些条条框框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要根据年龄特点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乐于参加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课,老师除了告诉学生要学会听说读写外,还要将这些技能变成他们乐于接受的童谣形式,在每节课上不断地、适时地提出来。不仅让他们记住,而且要变成他们的行为。还有在面对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要根据不同性格的人实行不同的办法。比如,那些脸比较“厚”的学生,批判的要严厉些,即“下猛药”对于那些智力发育相对落后的学生,不要将他们...